食药用菌功能活性与资源利用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是以安徽金寨乔康药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联合安徽中医药大学共同组建。重点实验室聚焦食药用菌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解决食药用菌领域的基础研究、共性技术攻关与重大科技问题,提升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和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功能,引领食药用菌产业集群发展。
为加强食药用菌功能活性与资源利用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科研水平,现开展2025年度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条件
1. 项目申请者应为有固定工作单位的职工,具备相关研究背景及基础,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申请项目的研究工作;
2. 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申请者,须有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推荐。
3. 非本实验室固定成员申请者需与本实验室固定成员(附件2)合作申请,未列出合作者的申请视为无效。实验室固定成员可以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开放课题,但需要与非本实验室成员合作申请。所申报课题要求能够体现出申请者和合作者之间的科研合作关系。
4. 所有申请者同年度只能申请一项本实验室开放课题;作为主持人有本实验室项目未结题者不得申请。
5. 已获其他部门立项资助的科研项目,其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不得以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课题申报本开放课题。申报本开放课题期间,申请人以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课题申报的其他部门项目获立项者,应及时声明退出申报。
二、 课题类型与资助领域
实验室开放课题将优先资助立论清晰、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具有产学研结合意义的研究课题。
方向一、食药用菌活性成分的筛选和作用机制研究
围绕食药用菌活性成分的开发与利用为核心问题,重点开展以下研究:(1)食药用菌活性成分筛选;(2)食药用菌活性成分的药理学评价;(3)食药用菌活性的构效关系;(4)食药用菌活性物质协同增效复配;
方向二、食药用菌活性成分制备工艺及新产品开发研究
针对功效清晰,结构明确的食药用菌活性成分的合成途径、转化规律和加工过程对其的影响,开展以下研究:(1)食药用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工艺优化;(2)食药用菌成分的检测和质量控制;(3)食药用菌的产品指纹特征和掺假鉴定;(4)食药用菌成分复配及稳定性工艺;
方向三、食药用菌及相关健康产品临床功效研究
以发掘食药用菌活新品种培育和健康功能为重点,开展以下研究:(1)食药用菌新品种培育;(2)食药用菌相关产品开发研究;(3)食药用菌相关产品临床功效研究;
三、 申请时间与程序
1. 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请书提交截至时间为2025年8月20日,逾期不予受理。
2. 申请者围绕上述资助领域自行选题,按要求认真填写申请书和开放课题信息登记表(附件1和附件2,形式审查未通过者不能进入同行专家评审)。申请书要求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有较强的创新性或应用价值。申请者应当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3. 申请者须提交纸质材料和电子材料。纸质材料请将申请书连同相关证明材料,使用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成册,一式三份,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提交至本实验室(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03号安徽中医药大学梅山路校区新安楼802室,230038,蒋羽鸽,18861505597)。PDF格式电子版材料以“2025年度食药用菌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人姓名+单位”命名,签章页扫描附上,合并成一个文件,发送至fungilab@ahtcm.edu.cn。邮件主题注明“2025年度食药用菌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人姓名+单位”。
4. 实验室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并报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议,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进行资助,资助结果会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科技处网站进行公示。
四、 资助力度与研究周期
2025年拟资助开放课题7-10项,课题资助经费3-5万元/项。研究年限一般不超过2年,起止时间为2025年8月至2027年8月。资助经费一次性拨付至实验室主任名下校内账户,根据立项情况拨付给校内负责人。项目经费的使用需严格遵守安徽中医药大学财务报销制度,项目经费专款专用,由校内合作者或校内项目负责人负责报销事宜,校外申请人的经费支出需通过校内合作者办理报销手续。
五、 结题要求和成果归属
1. 项目执行期结束后2个月内向实验室报送提交结题报告以及课题原始学术资料和课题成果证明材料。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研究计划的课题,一般允许延期一次,期限不超过一年,但须在课题原执行期结束前两个月提出申请,由实验室审批。
2. 项目应以第一作者(并列)或通讯作者(并列)发表与申报课题内容相关国内核心期刊或SCI论文1篇及以上,或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在论文署名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完成单位必须标注实验室名称,且至少为第二完成单位。在专利等知识产权中,专著、专利、标准等可与实验室固定人员联合完成,须以安徽金寨乔康药业有限公司为专利权人或发明人单位之一。
3. 开放课题所取得的论文、专利等成果,归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同所有,成果鉴定和报奖可由双方协商后共同办理。
4. 实验室署名单位为“食药用菌功能活性与资源利用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英文为:Functional Activity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i Anhui Provincial Joint Key Laboratory,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350 Longzihu Road, Hefei, 230012, Anhui, P. R. China) 。基金资助栏中注明 “食药用菌功能活性与资源利用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XX)” ,英文为:The Open Fund of Functional Activity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i Anhui Provincial Joint Key Laboratory) (Grant No. XXX) 。未标注的,验收时不计入成果。
六、 其他
1. 所有实验室开放课题必须恪守科研诚信,签署诚信承诺。项目负责人一般不得代理或更换,遇有特殊情况离开研究岗位半年以上,所在单位应安排合适代理人,并报实验室备案;离岗一年以上的按中止计划实施办理。
2. 项目研究如涉及伦理范畴,需符合医学科研伦理,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并接受日常的监督检查。
3. 课题负责人应当按照课题任务书要求组织开展研究工作,做好资助项目实施情况的原始记录备查。
4. 对于取得突出成果的研究人员将给予滚动支持。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蒋羽鸽
电话:188-6150-5597
电子信箱:fungilab@ahtcm.edu.cn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103号安徽中医药大学梅山路校区新安楼802室,230038
附件:1. 2025年度食药用菌功能活性与资源利用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
2. 2025年度食药用菌功能活性与资源利用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信息登记表
3. 食药用菌功能活性与资源利用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名单